香港大約是一個台北市大小的地方
但是人口密度卻高的嚇人
據說在九龍島油尖旺區是沒有辦法做防災演習的
因為所有的人都要疏散到馬路上不可能的
馬路不夠站

香港的建築幾乎都是細細長長的
將每一吋土地都要用到淋漓盡致才行
所以他們往上蓋也往下蓋
香港的地質關係所以穩得很
沒有地震
往上往下都不怕
甚至還有打了海的主意的
從灣仔的天后宮就得到一個很好的證明
天后宮顧名思義是拜媽祖的
媽祖是守護航海人的
但是現在天后宮並不在灣仔碼頭邊
因為灣仔已經與海爭地填出去了

香港的地方不大所以不僅是樓房蓋很高而且道路都很小
小到大約是比輪子再寬一點點就是一線道了
完全的物盡其用
所以能在香港開車真的是挺佩服的一件事
況且到處都是人
就算是電車道也不是專屬的
所以電車還有可能被車陣塞住
香港的地小人稠
造成在馬路上幾乎是沒有停車格的
不過在馬路上看到的車子卻都是名車
因為稅的關係
香港買車不貴但是養車不容易
租個停車位就花不少了吧

去程的時候
我選擇搭了雙層巴士A11
搭雙層巴士如果有把握自己下車的地點
不妨來去坐在上層的第一排
第一排的下端就是司機員的位置
停車的時候
通常車與車的距離都很近
是一個不錯的驚嚇體驗
甚至在上層感受司機員要靠邊停車的時候
都以為他就要撞到在路邊等車的人了
但是他們的技術就是可以那麼的剛剛好
說到這
必須提醒在馬路邊停頓的人呀
千萬不要以為跟台灣一樣
老是站得很接近馬路
甚至是站到馬路上去
這是有生命危險的
要小心
我就好幾次在等紅綠燈的時候
顧著聊天
差點被要靠路邊停車的巴士撞上

搭電車(叮叮)
要記得是後門上車
下車要按鈴
下車前付費
可以使用八達通
如果不小心過站了就走回來就好
每一站的距離都不致於太遙遠
因為香港就不大呀

搭巴士
是前門上車
上車付費
一樣下車按鈴
從中間門下車
也可以用八達通

關於吃的方面
不論是茶餐廳還是酒樓
當你坐下的時候都一定會先拿杯茶來
茶餐廳的呢
茶的顏色很淺
不確定到底能不能喝
我是沒看到有人喝過
酒樓的呢
當服務生問你要喝什麼茶之後
會直接給你兩壺
一壺是你點的茶一壺是熱水
然後外加給你餐具和一個小盆子
這個茶不是直接喝的
而是先讓你把所有餐具都洗洗
那個盆子就是倒洗餐具水的
服務生沒多久就會收走他
然後再把那壺熱水加進去原本那壺茶

通常在香港吃飯
都是會搭台的
同桌面對面的都是不認識的
很好吃又有名氣的店
有時候都得等上一陣子才有位子

香港有個有趣的現象
因為人多
餐廳也更多
隨時都有人在吃
有時是為了錯開用餐時間
有時是習慣了要喝早茶,下午茶,晚茶
不同時段收費也不同
菜單更是密密麻麻
你點好餐後
服務生會放張帳單給你
是他手寫的
但不論是哪家
我沒有看懂過他們寫的東西
到底是我點的哪樣食物
有些是只寫數字
吃完了就拿單到櫃檯結帳就行了

大一點的酒樓會問你要喝什麼茶的
基本上就會收個人茶資費的喔

要乘坐山頂纜車
比較過後的結果是
用八達通直接進場比較快
不要在中旅舍買券
因為換票和現場購票都要排隊
拿到票還要再排一次上車的隊伍
如果用八達通就直接去排上車囉
但是排這隊伍是很沒有順序可言的
一團亂看誰有本事就可以先上車搶右邊的位置囉
為啥要搶右邊的位置
因為山頂纜車傾斜的坡度很陡
右邊可以俯瞰維港
左邊只是山崖
所以通常大家都搶右邊
下山的時候是倒著下來的
很陡所以如果是站著要很小心抓牢

有人說連杜莎夫人蠟像館的票一起買
也就是套票的話
可以優先登車
的確有個通道是可以直接進入
但不是很確定是不是他說的那一個

上太平山的方法有三種
第一就是最熟悉的搭山頂纜車
可以在中環7號碼頭旁
坐15C開蓬巴士到花園道山頂纜車站
再等山頂纜車上山
第二是坐15巴士(不是開蓬的)
直接上山
但是路程就遠一些
第三就是搭的士
但是有經濟考量的就要考慮一下了

在太平山上看夜景也有幾個方案可選
第一是再花HK$20上凌霄閣
第二是面對維港的方向往右邊走1~2分鐘
有個獅子亭
很多人會在這裡看夜景
第三是比較遠一點
但是視野也最好的地方
面對維港往左前方走去
有一條小徑寫著:廬吉道
這段是平坦的步行道
據說是從半山上太平山的遠足路線
面對維港會被一堆樹擋住視線
一直持續的走10~15分鐘
有一點點無止境的感覺
第一次去會一直懷疑自己有沒有走錯路
過了幾棟別墅區
有一段路終於樹都不見了
是可以 270 度居高臨下欣賞維多利亞港、香港島北岸、
九龍全景和遠眺香港離島的地方!
相當的豁然開朗
但是在這拍攝夜景
最好要帶有力又高的腳架
真的很美麗

一直寫一直寫
這篇卻還是沒講到要吃的東西
照片也還沒弄好
之後再補吧
下一篇真的要來寫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